当初信心满满选的研究方向,动起手来,才发现这进度是真难推动,就连找参考文献都格外慢。
偏偏大小组会都风雨无阻的开,我没什么产出自然也就很少有汇报。
我说着下次一定时,老板嘴上说没关系,可他失望的表情却掩盖不住。
进组才两个多月,他已经快写完一篇能投SCI的文章了。
当我抓耳挠腮找实验漏洞时,师弟已经处理完长串复杂的数据,还有清晰直观的图表辅助论证。每次组会汇总PPT时,我都避免跟他挨在一块儿发出来,不然显得自己研究空洞。
唉,同样在实验室泡着,怎么师弟得出结论格外顺畅,而我死磕也没有结果。
“咱们如果在收集文献、整理数据这些琐碎消耗太多精力,一年细算起来,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,其实少得可怜,怎么产出有价值的成果?
所以像这些繁琐工作,我现在都是用Python处理的!上手也很快,几天就行了。”
平时我导让我下个几百篇文献,要手动按照年份-期刊名称-文章标题来重命名,那真是改到昏天黑地。
但师弟用Python,写几行代码,批量导入之后,不过几十秒的时间,就能自动整理好!
用Python,能把实验数据自动整合成列表,便于查看筛选;还能自动清洗,重复与缺失数据删除或替换!
Python还能把数据自动输出成折线图、三维图、直方图、嵌套饼图等准确直观的图表,还能同时兼顾视觉上的美感。
做到这一点,文章投出去的时候,不仅能让审稿人眼前一亮,还有可能让论文或科研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。
在搜集文献的时候,很多都是外文,Python可以设置对外文文献的自动翻译,并且把翻译下载好的文件进行归类,存放到指定的位置,大大节省了我们的翻译时间。
要是我早点知道用这个绘图、查文献、做数据,也不至于没日没夜的熬!
师弟说其实Python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,特别是近几年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更是渗透至各行各业。
现在,许多高校都将Python课程纳入了研究生培养计划之中,清华、北大等院校,更是定期为硕博研究生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讲座。
可见,用Python为科研助力,真的是新时代的趋势了。
更多的时候,我们都在处理大批量的数据,统计绘图,海量文献资料。
面对重复性高、枯燥的工作,试问谁会不想要一个这样“万能”的科研助理呢!↓↓↓
● 批量整理Excel、Word、PDF,再也不怕腱鞘炎
● 精密科学作图,让成果更直观,高分SCI发表更简单
举个例子,最让人头疼的文献,用Python 3秒就能定位,5分钟一并下载相关领域的关键文章、重要作者和科研热点,追溯引证关系。
Python的每一个功能,都像是为科研人量身定制的!
师弟学的Python的课程就是之前朋友圈里特别火的网红课程——风变Python小课!
1>交互式,每次操作都会详细讲解步骤,跟着做你也可以用Python做出爬取、统计等作品。
2>注重学员体验,不用打卡集赞,没有捆绑广告,助教也非常nice,一有问题就会及时解答。
风变在教育科技创新领域多次获奖,2021年荣获“年度最具成长力创新教育品牌”等荣誉,并在12月入选“2021 数字化服务潜力企业”榜单。
风变研发过多门爆款课程,具备丰富的经验,知道如何打造更实用的课堂。
●Python小课采用趣味交互的学习方法,每按一次回车键,就能弹出一次对话。一边刷美国队长还能一边学习,这是行业内首创哦!
●好多学员表示:“以前看视频死活听不懂,在这像打着游戏一样学习立马就搞懂了!”
●其他人想学习编程,先下载一大堆学习器再说吧,不仅下载麻烦而且经常把电脑卡死机。
●但风变编程Python小课只需要用浏览器打开,10秒进入编程页面~
●每位学员都能进入我们的学习社群,里面有来自各行业的学习者,甚至有行业高管、大学教授加入。
●有什么问题不仅助教可以耐心给你解答疑问,群里的小伙伴也能互帮互助一起学习。
“人生苦短,我用Python”。与其花大量时间查资料、查文献、理数据,不如抽出一小块时间学习Python。
把省下来的精力专注于研究,或是看看更大的世界,比起论文,生活中还有太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探索!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赶紧报名吧!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立即登录 注册